公司新闻
柏广新董事长的企业文化观--为有源头活水来
(柏广新:中国吉林森林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吉林森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十届吉林省人大代表,中国林学会理事、中国林学会森林经理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林业作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林学会副理事长。曾被评为全国十大经济新闻人物、中国十大改革杰出人物,并被授予全国林业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吉林省最佳经营管理者、吉林省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吉林省改革攻坚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
中国吉林森林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柏广新
问:企业文化是什么?
柏广新:一个具有远大抱负的企业,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他培植在企业文化上的第一锹土,他浇灌下的第一桶水,一定是他所应肩负的社会道义责任,他的企业文化字典的第一个词,一定是社会良知。同时要有一个科学的发展战略和符合企业与市场实际的发展思路。惟如此,企业才能发展,才能做大,员工才能在伴随企业成长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幸福和快乐。 柏广新:实际上,企业文化形成的过程,也是企业不断地认知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过程。只有从文化的深度铸造和提升企业,才能使企业形成统一的信念和意志,统一的步调和行动,统一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得稳、 立得住、拖不跨、打不烂,成为一支踵事增华、薪火相传的“铁军”。 柏广新:一个健康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理念、一种习惯、一种规则、一种氛围、一种追求。那些被企业文化铸就的员工,就会成为企业的忠贞力量,他们在其中,可以顺其势,扬其波,率其先,领其头,展身手,创优绩。同时,它还可以使那些落后者,那些与企业异其情趣者慢慢被同化,升华其灵魂,溶进其中,并最终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企业的同志者。 柏广新:可以说,长期在企业工作的同志都会有这方面的体会。这就是文化的力量。这也就是企业文化之所以神奇的功能。
问:企业文化是具有个性的文化吗?
柏广新:它很难被克隆、被复制、被整体移植。 柏广新:作为国有企业,到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国家。我们成长壮大的每一步,都是国家支持的结果。几十年来,我们国有企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每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都是国家帮助我们走出困境;每当我们遇到机遇的时候,都是国家推动我们发展。因此,我们要永怀一颗感恩的心,永远把国家和民族放在心头,把国家利益做为最高利益,把为国效力、报效祖国做为我们终生不渝的信念。 柏广新:古人常说,“在明明德”。明什么德?就是明国家利益之德,明民族利益之德。这才是大德。作为国有企业,我们挣钱干什么?我们创效益干什么?如果我们把眼睛只是盯在企业自身利益上而忘了国家,那就是把路子走偏了,走歪了。为国效力,还有忠孝的含义。做企业、做企业家还要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孝敬父母,尊重前辈,尊重历史,不忘前人为我们打下的基础和对我们的养育之恩。 柏广新:当然,我们在报效国家的时候,也要让员工享受到发展成果,让员工在企业成长过程中获得报酬,感受到工作快乐,感受到生活幸福,感受到心情舒畅。同时,我们是森林工业企业,肩负着生态建设的任务。严格地说,生态建设是一项社会工程,全民工程,是为人类造福的工程。把生态建设搞好了,把森林培育好了,就是为民造福,为社会造福,为人类造福。同时我们也有了发展的基础,这是我们的行业特点,也是我们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我们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高度自觉,努力为社会奉献绿色,培育森林,给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这也是惠及人类的公德。
柏广新:我们还要生产绿色环保产品,一切产品都要货真价实,保质保量,绿色环保,安全可靠。绝不生产劣质产品,更不生产有害产品,这是一个良心问题。做为社会主义企业,我们必须履行惠及社会、造福人民的宗旨。
柏广新:在中国吉林森工集团,我们倡导和谐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人与森林和谐,更要求领导与员工和谐,员工与员工和谐,员工与农民和谐,企业与员工和谐,企业与农村和谐,企业与社会和谐。我们看重竞争,但更看重合作;我们看重效益,但更看重友谊、公正、合情、合理。因此,我们把和谐作为集团精神的保障层面。有了这样的一个保障,企业才能发展。 柏广新:为了践行集团文化,我们还制订了一整套的规章制度、内控规定和管理办法,使集团的文化管理与制度管理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可以说,我们吉林森工集团的文化是具有其特点、具有其个性和凝聚人心的文化。张瑞敏曾说过:海尔的什么东西别人都可以复制,惟独海尔文化是别人无法复制的。这也充分说明了企业文化的特殊性和专一性,是一种典型的个性文化。
柏广新:当然,这其中也存在着普遍性和规律性。但它确实是一种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的精神资产,它是从企业独特的生态环境中逐渐发育和成长起来的。就像性格决定命运一样,这种独特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长久的发挥作用,使其不只停留在纸上,不只停留在心中,更重要的,它会见诸于行动。“知道”不等于“得道”,“得道”不等于“行道”, “行”是企业文化的关键。吉林森工集团就是要通过“行”,使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使共同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使用户价值高于企业价值。
问:吉林森工的企业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又将如何去践行呢? 柏广新:企业文化不是自发形成的,它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需要靠我们去提炼、去挖掘、去培育、去践行。 柏广新:在中国历史上,文化即是“以文教化”或“以文化成”。它重在一个“化”字。作为动词,不论“教化”还是“化成”,它都体现为一个践行的过程。 “化”的过程,就是发现、挖掘、总结、提炼、倡导、普及和付诸行动的过程,用哲学语言来讲,就是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过程。 柏广新:企业文化,说到底是人的文化。我们来看一看企业的“企”“字,若去掉上边的人,那么就一切都停止了,这叫人去企止。所以,在构成企业的全部因素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是人。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企业发展靠人,事业长青更需要人。管理的终极意义并不是如何去管物,而是如何通过理念、制度、组织去管好人,靠好人管好物,靠人才去发展。人是最大的生产力。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心。“抓眼球”不如“暖人心”,因此,培育企业文化,着眼点一定要放在人上。 柏广新:我始终坚信一条:只有人品永远走在产品的前面,软件永远走在硬件的前面,文化永远走在装备的前面,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我们培育和形成企业文化,绝不是用他来摆花架子装点门面,而是要通过教育,让企业文化进入人心,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最终将这种价值取向变成一种信仰。实践告诉我们,若没有信仰,制度就会形同虚设;若没有信仰,企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若没有信仰,执行力就会大打折扣;若没有信仰,企业就不会发展,事业就不会成功。所以孙中山说:主义就是一种信仰、一种力量。我们就是要通过培育企业文化,形成全体员工的共同信仰,并将这种信仰转化成巨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 柏广新:培育健康的企业文化,离不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每个人从懂事的那天起,就被点点滴滴地注入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甚至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在民族文化的乳汁中长大的。当然,对民族文化的信仰,也有一个自觉与不自觉的问题,也有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问题。
柏广新:对于我们吉林森工集团来说,我们倡导为国效力、报效祖国,为民造福、回馈社会;我们倡导忠诚文化、和谐文化、创业文化和奉献文化,实质上是继承了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社稷为大,正心诚意,忠心耿耿,不欺鬼神,天人合一,融通义利,天道酬勤,至真至善等传统思想。 柏广新:当然,我们并没有停留在这些传统思想上,而是对这些传统思想进行了现代化再造。正因如此,我们才感到,越是彰显民族文化,我们的企业文化才越有内涵,越有底蕴,越有基础,越能凝聚人心士气,畅行无阻。我想,有基础的文化才叫先进文化,有根基的文化才叫现代文化,或者叫现代文明。 柏广新:在企业工作,眼睛很容易盯在钱或物上,这并没有错。但作为企业负责人,如果脑袋里只有 “资本论”而没有“人本论”,那肯定搞不好企业。我觉得塑造企业文化是关乎企业全局的工作,关乎企业兴衰的工作,因此,绝不能把这项工作仅仅交给职能部门去办,交给他人去办。作为企业负责人,一定要亲自披挂上阵,要善于发现、总结、提炼企业文化,要做企业文化的提炼者、倡导者、阐释者、培育者、践行者。这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 柏广新:文化最大的作用在规范人心,理顺人心,凝聚人心;文化的最大价值在于全员认可,全员践行,而全员践行的关键又在各级领导,在一把手。如果我们仅仅把企业文化当作一种摆设,那么企业文化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同时我们还要看到,文化是海,有容乃大,它随时随地在吸纳新内容,它需要不断的深化和完善。创建企业文化不是朝夕之功,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朱熹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柏广新:中国吉林森工集团企业文化,这泓活水,不仅要灌溉集团的所有企业,还要溶入每个员工的血脉,成为我们集团的旗帜,使之坚强稳固,生生不息,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欠扁 | 支持 | 很棒 | 找骂 | 搞笑 | 软文 | 不解 | 吃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