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板材网】被称为红木家具“新国标”的《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GB28010-2011》于2012年8月1日正式实施,2013年2月1日起强制执行,其中规定红木厂商在出售红木产品时,需保证配备“一书一卡一证”,即红木家具产品使用说明书、红木家具产品质量明示卡和产品合格证。在新国标强制执行“满月”之时,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厂商对被认为能有效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红木家具产品明示卡的执行并不积极。行家无需看、一般消费者看不懂的现状也导致了明示卡出炉后,便形同鸡肋一般。
红木家具明示卡市场遇冷
被称为红木家具“新国标”的《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GB28010-2011》在一片期待声中于2012年8月1日正式实施,并于2013年2月1日起强制执行。出于保护消费者购买红木家具权益的考虑,新国标
2月26日,在红木新国标强制执行即将“满月”之际,北京商报记者走访京城红木市场发现大型家居卖场的明示卡执行情况要相对较好。居然之家丽泽店红木展区大部分厂家都为产品佩戴了“身份证”,但各家对明示卡的落实却千差万别。例如新国标
冷对明示卡厂商各存理由
红木家具“新国标”刚执行不到一个月,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示卡就遭遇了冷漠对待,这原因何在?北京商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无论是专注于收藏的红木楼还是品牌云集的高档卖场,厂商对红木家具“新国标”的执行都不太积极,而且都有着自己的理由。
爱家收藏大观楼内的一位丁姓老板就直言,明示卡有无对其店内红木家具出售并无影响,“我们这散客少,大部分都是熟人,而且大多以定制为主,摆在店内的成品也几乎不出售,贴不贴明示卡并无大碍”。由于来爱家收藏大观楼购买红木家具的顾客多以收藏为主,不会对明示卡详细过问,即使元亨利这样的著名品牌在这里都没有“照章办事”,而中国林业科学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的姜笑梅教授却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只要是以出售为目的红木家具,都应该张贴明示卡”。
和爱家收藏大观楼里的商家不同的是,一些大型家居卖场内的厂家为了展示自身良好品牌形象,同时受制于卖场严格的监管,表现还相对规矩些,但“新国标”强制实施后,这些曾经的“模范生”也对“新国标”中要求的明示卡执行不太严谨。居然之家丽泽店元亨利的导购员表示,自明示卡推出后就少有消费者询问,“老顾客更多是冲着我们的品牌而来,明示卡有无对销售影响不大”。而友联红木的导购员则表示,明示卡贴出后,经常出现不翼而飞的现象,导致虽然每款家具都配备了明示卡,但不敢全部在店内张贴,有顾客主动索取时才会拿出来。
明示卡被指功效不大
明示卡的推出对消费者购买红木家具有着很大帮助,对以往利用材料差别以次充好的现象给予了一定遏制。但在业内人士和专家看来,由于红木家具自身的特殊性,导致明示卡的实际功效并不大。
一位有着长期经营红木家具经验的刘师傅表示,买红木家具的一般都是行家,对红木家具都有很深研究,与他们自身掌握的红木家具知识相比,一张小小明示卡上的信息根本不被当做参考依据。即使是一些不懂行的人,要买红木家具时也会事先雇行家为其指点迷津。另外,明示卡虽然对那些作为“门外汉”的普通消费者有明示作用,但这些消费者对材质等标示内容也根本看不懂。
中国家具协会红木专业分会主任招寿田从专业的角度分析认为,红木家具门类十分广泛,仅通过明示卡帮助消费者一目了然十分困难。例如同样都是红酸枝,由于树种不一,价格也相差甚远,有些厂家在明示卡上标明了树种、木材名称,消费者也看不透其中的奥秘。姜笑梅也表示,由于红木家具“新国标”对明示卡仅做出建议标注红木原材料产地的规定,但产地不同直接影响红木品质优劣,例如同样是黄花梨,海南产和越南产就存在很大价差,更何况依照我国现有检测能力还无法做到红木材料的产地鉴别,也给一些厂商忽悠消费者留下了余地。
业内人士认为,行家无需一张简单的明示卡分辨红木家具真伪,现有的明示卡所标示的产品信息又无法真正为普通消费者所理解,明示卡的意义形同一个鸡肋,厂家执行不积极也就情有可原了。要想真正规范红木家具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网友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