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目前,我国环保企业“走出去”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重资产企业为代表的企业,采用并购方式进入国外市场。比如,北控集团以14.38亿欧元收购德国最大垃圾发电厂,成为史上中国环保企业收购德国公司金额最大的交易。
另一类企业“走出去”则是凭借技术、管理和成本等优势获得海外项目订单,相继开拓了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南美等国际市场,为产业国际化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尝试。
以中国节能环保集团为例,目前已拥有境外企业23家,遍布4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几十年来战略转型、属地化经营和社会责任,在海外树立了较好的品牌形象;同时,对外合作模式已从单项技术对接模式向商业模式、技术、资金和人才一揽子引进模式转型。
数据显示,与过去相比,目前我国环保企业更加热衷于海外并购。根据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的统计,仅今年一季度,环保领域就开展了6起对外收购,总额达128亿元,是去年海外并购总额的两倍多。
同时,一些技术型企业也在承揽国外项目,比如金科水务在世界钢铁巨头——意大利达涅利集团进行的大型国际污水再生回用项目的招标中,成功签约伊朗境内首例大型污水再生回用工程等。
伴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更多产业机会也展现在企业面前。众多企业在光伏农业、供水和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及低碳城镇建设等领域都纷纷实现突破。
有业内人士表示,环保企业“走出去”要先看清是哪些企业“走出去”;同时,要关注这些企业去的是哪些国家;转移的是资产还是市场。
然而,目前“真正成功‘走出去’的企业并不多。”一位业内人士坦言。
网友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