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材网手机端 免费注册 登录
  • 中板网论坛
  • 展会
  • 订阅杂志
  • 加盟项目
  • 论坛
网站首页
信息
采购信息招商信息供应信息协会展会
企业
板材品牌板材企业VIP商城品牌评选
精选
产品中心品牌评选企业视频论坛
知识
装修知识板材知识购买指南保养窍门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本地资讯 > 装修知识 > 正文

实木家具的色差原来是这样产生的

2025/8/21 7:45:08  来源:网络

在消费者眼中有这样一个共识:真正的实木家具产品是存在色差的,色差往往是鉴定实木家具材质真伪的一种有效方式。

实木家具如果杜绝了实木色差会在感官上影响质感、视觉整体感、纹理僵化违和感,那么实木家具是否就一定要有色差呢?

的确如此,实木产品很难做到完全没有色差,只要色差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就没有问题。但到底什么原因造成的色差是合理的,哪些原因造成的色差又是不合理的呢?

总不能让消费者把一切色差都默认为合理,这绝对不利于我们实木家具品质的提高。

 

产生色差的合理原因:

首先,我们来看看实木家具存在色差的合理性原因在哪里。所谓的"合理性",指的是无法通过后续技术控制来改变色差的不可控原因。

所谓色差,简单来说就是指颜色的差别。对于实木产品而言,颜色产生差异性的合理原因主要是由木材本身性质与木材切割方法、环境因素造成的。

一棵树上的叶子不会有相同的,更何况是两棵不同的树。即使是用同一棵树,靠近树心、树根的部位颜色会偏较深,而靠近树梢、树皮的部位颜色会偏浅。

更何况,每一棵树,年龄的不同、纹理的不同也会导致色差,这都是属于木材的天然属性问题。


树梢与树根的色差:

我们都知道,树木不同部位的颜色是有差异的,首先要说的是树根与树梢的色差。

树根作为树木吸收养分的主要部位,色素沉积较多,因而颜色较深,而高高在上的树梢,色素沉积较少,自然颜色较浅。


如上图所示,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较粗的部分,靠近树根,颜色较深;较细的部分,靠近树梢,颜色较浅;粗细处于中间的颜色深度位于两者之间。

边材是指靠近树皮,具有输送和贮藏营养物质功能部分,其特点是材色较浅,水分较多,容易蛀虫、腐朽,是原木中材质较差的部位。

心材是树木中已不含生活细胞的中心部分,其贮藏物质(如淀粉)已不存在或转化为心材物质。通常色深,无输导树液与贮藏营养物质的功能,主要对整株植物起到支持作用。


原木加工方法不同带来的色差:

原木的加工方法不同,获得的表面纹理是不一样的。通常经过切割,可以获得三种切面,即横切面、径切面与弦切面。

横切面是指与树干主轴相垂直的切面,即树干的端面,可用来观察各种轴向分子的横断面和木射线的宽度,它是识别木材最重要的一个切面。

径切面是指顺着树干轴向,通过髓心与年轮垂直的纵切面。在横切面上看,凡是平行木射线的纵切面都称径切面,在这个切面上的木射线都呈断续条状与年轮相垂直。


弦切面是顺着木材纹理,不通过髓,而与年轮相切的切面。这个切面的木射线呈现细线状或纺锤形,v年轮构成花纹。

在生产过程中,把板面与树干同心圆切线之间夹角在45-90度之间的称为径切板,夹角在0-45度之间的称为弦切板。

现在很多大品牌实木家具企业会在生产工艺上控制色差,但很少会利用化学手段完全消除色差,因为这样做就背离了实木家具的本质所在,实木家具健康环保,实木家具选对品牌是关键。

上一篇 : 人造板商品消费指南
下一篇 : 竞争新维度:未来家具门店的五种进化方向
分享到: 新浪微博 更多 分享到: QQ空间 更多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扫描

最热文章
  • 影响一生的23条心理学名言
    影响一生的23条
  • 《芈月传》我们不聊宫斗,聊养生 《芈月传》我们不聊
  • 【板材快讯】福庆孕婴板正式纳入国家孕婴网体系
  • 蛇纹木——木材界实至名归的天下第一重
  • 铁木豆木俗称(红檀木)的鉴别方式之一
  • 回顾刨花板发展历程及发展前景
  • 选材有术|百的宝板材教您老司机都是这样选板材的
  • 大王椰原木灰橡,感受大自然的生机与魅力!
  • 2021板材十大品牌(排行)
  • 远离价格竞争,板材企业发展不难
  • 2012年08月24日上海欧洋豪杰木业进口材价格行情
  • 美对华硬木胶合板反补贴初裁我们将如何应对
企业人物

莫干山顾水祥

中国木业30年功勋人物

莫干山顾水祥

中国木业30年功勋人物

莫干山顾水祥

中国木业30年功勋人物

莫干山顾水祥

中国木业30年功勋人物

莫干山顾水祥

中国木业30年功勋人物

关于板材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行业资讯
热点资讯
板材资讯
新闻资讯
帮助中心
会员特权
板材规则
合作加盟
招商加盟
入驻加盟
加盟合作

400-895-2288

每天 9:00 - 17:00 (免长途费)

  •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 在线客服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All Rights Reserved www.chinabancai.com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闽B2-20110120

百度信誉 放心访问 可信网站 身份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