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保工程的实施减少了森林资源的消耗和破坏
从国家林业局了解到,自1998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年均商业性采伐量从1020.4万立方米调减到633.4万立方米。天保工程二期又进一步调减到年均145.9万立方米,其中龙江森工89.4万立方米、大兴安岭56.5万立方米。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在4月1日全面停止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试点启动会上表示,天保工程的实施,大幅度减少了对森林资源的消耗和破坏。但从生态保护和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需要出发,停止天然林的商业性采伐已势在必行。
笔者从国家林业局了解到,上述林区全面停止木材商业性采伐后,林区将全面实行封山育林。当然,这种转变对包袱沉重的林区来说,十分痛苦。大兴安岭地委书记、林业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肖建春反映,全面停伐后,一些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林区改革方向“迷茫”;富余人员安置难;巨额债务无力偿还;社会保险资金缺口大;林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产业发展滞后。
黑龙江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程遥介绍,在小兴安岭伊春国有林区,甚至出现政府向开发商“赊账”搞棚改现象。财政部部长助理胡静林透露,从2014年起,中央财政每年增加安排天保工程财政专项资金23.5亿元,支持全国停伐试点。
上一篇 : 国有重点森工企业将大举进军国际木材市场
下一篇 : 我国对南方林区进行国家木材战略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