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材网手机端 免费注册 登录
  • 中板网论坛
  • 展会
  • 订阅杂志
  • 加盟项目
  • 论坛
网站首页
信息
采购信息招商信息供应信息协会展会
企业
板材品牌板材企业VIP商城品牌评选
精选
产品中心品牌评选企业视频论坛
知识
装修知识板材知识购买指南保养窍门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本地资讯 > 板材资讯 > 正文

木材产品需求的增长在很大程度趋势延续

2025/7/6 23:52:47  来源:中华板材网    预计到2020年,工业原木的消费和生产大量增加,增长将持续。中国、印度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将占消费增长量的绝大部分。工业原木进口趋势差异明显,高度工业化经济体(尤其是日本)的净进口已经下降;而由于国内需求快速增加及因禁伐造成的国内供给下降,新兴经济体(中国和印度)的净进口增加幅度较大。

  木材产品需求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最近趋势的延续,与全球未来发展状况相类似人造板、纸和纸板的消费预计将大幅度提高,锯材消费略有增加。尽管预计会出现一些替代锯木和胶合板的再生板,但锯材和胶合板将继续占实木产品消费的绝大部分。纸和纸板的消费预计将显著增长,纸张的回收利用和速生人工林生产的木材将为其生产提供大部分的纤维。

  快速的经济增长使得该区域在全球木材产品贸易中的市场份额增加,特别是在过去二十年里。

  经济日益繁荣通常意味着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对产品需求增加,因此进口也相应增加中国占了贸易增长的大部分;其木材产品的进口总额从1990年的54亿美元增长至2006年的206亿美元。印度木材产品进口也显著增加,从1990年的5.87亿美元增至2006年的24亿美元。中国的再生纸进口(主要来自美国)数量2000年为500万吨,2006年增长至1670万吨。

  木材产品进口量

  该区域也正在成为木材产品的一个重要出口区域,高价值产品的份额越来越大。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超过了欧洲一些传统的家具生产商而成为全球领先的家具出口国。自2005年以来,越南也成为一个木制家具的主要出口国。

  需求和贸易的变化趋势对该区域森林的未来发展有以下几个引人注意的影响:

  需求的不断增加为森林资源丰富国家创造了机遇,但也在森林可持续管理和抑制非法采伐方面带来了挑战,尤其是在制度薄弱和管理不善的国家。

  贸易增长可能对该区域以外的森林管理产生影响。

  某些需求可以通过提高效率来满足。

  木质燃料

  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几乎木材生产的四分之三被作为燃料烧掉了。在南亚和东南亚,薪材在木材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分别是93%和72%。与此相比,日本的木质燃料还不到木材生产量的1%。

  1980年到2006年,该区域木质燃料消费量从约8.94亿立方米下降为7.94亿立方米。南亚是唯一一个木质燃料消费量增加的分区域。

  随着收入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木质燃料将被电力、煤油和天然气取代。尽管一些分区域的现实情况与预测趋势有所不同,但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大多数国家这已是大势所趋(图15)。例如,南亚木质燃料消费量预计将先增长,然后从2015年左右开始下降。不过,矿物燃料价格的不断上涨也可能会导致不同情况出现,所预测的这种燃料使用变化也可能不会发生。在某些情况下,还有可能逆转到使用木质燃料,其后果是使砍伐增加,导致森林退化。

上一篇 : 复合门存在“中空”现象,木业公司被判赔三倍价款
下一篇 : 家具、装饰市场的低迷,人造板需求持续下滑
分享到: 新浪微博 更多 分享到: QQ空间 更多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扫描

最热文章
  • 影响一生的23条心理学名言
    影响一生的23条
  • 《芈月传》我们不聊宫斗,聊养生 《芈月传》我们不聊
  • 四大困境之一原材料短缺致成本飙升
  • 2012年08月22日广州市安华装饰材料城细木工板(大芯板)
  • 2013年近10万吨缅甸花梨集中进入中国木材市场
  • 今年新扩建中纤板、刨花板生产线有近20条
  • 直径18-22cm以下俄罗斯落叶松各市场报价
  • 2013年的缅甸柚木市场比较特殊
  • 网评板材十大品牌评选结果正式公布
  • 2014上半年我国累计进口木材同比增长21.37%
  • 家具企业在品牌危机发生时该如何处理
  • 精材艺匠板材:摒弃浮华,为您打造完美的家居生活
企业人物

莫干山顾水祥

中国木业30年功勋人物

莫干山顾水祥

中国木业30年功勋人物

莫干山顾水祥

中国木业30年功勋人物

莫干山顾水祥

中国木业30年功勋人物

莫干山顾水祥

中国木业30年功勋人物

关于板材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行业资讯
热点资讯
板材资讯
新闻资讯
帮助中心
会员特权
板材规则
合作加盟
招商加盟
入驻加盟
加盟合作

400-895-2288

每天 9:00 - 17:00 (免长途费)

  •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 在线客服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All Rights Reserved www.chinabancai.com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闽B2-20110120

百度信誉 放心访问 可信网站 身份验证